第6章
6
早餐吃得太撑。
连带着胸口都闷闷的。
呼吸间总有种喘不过气的憋闷。
「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
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
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
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
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。
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
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」
雇主晨读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。
好似一道拨开迷雾的阳光。
身体那些不适的感觉也随之消散。
我突然觉得鼻子一酸。
雇主瞧见了,连忙递过一张纸巾:
「淑瑜姐,你怎么哭了?」
「这诗说得真好!真好啊!」
从前上学时,我最讨厌语文。
尤其讨厌背诵那些诗词文章。
什么才情,什么意趣,什么胸怀情感,听上去跟天书一样。
我不明白,为什么要学这些没用的玩意?
数学好歹教我加减乘除,出去帮工不至于被老板忽悠。
背这些文绉绉的、拗口晦涩的诗词能做什么?
连肚子都填不饱。
直到二十年后的今日,那些我瞧不上的诗词穿透时间和空间的界限,一击射中我的心脏。
说实话,我讲不清楚这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但胸腔却泛起一股暖洋洋的波动。
好像有人在我耳边,轻声安慰我:
「哭吧!」
「难受了就哭吧!」
「这不是你的错,你只是碰见了不值得的人。」
「哭完了,擦干眼泪,往上看,太阳暖暖的,清风润润的,生活很好,别为不值得的人伤心啦!」
许多年后,我才明白。
文学的美妙,不在于金钱。
而是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灵魂会晤。
感知到,便会拥有。
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。
在那一刻,我灵魂的缺口被奇妙地治愈了。
6
周阳话说得难听。
但有一点很对。
不学习的人,一辈子没有出路。
那不是现实的生存处境。
而是一种精神与灵魂上的困顿。
学习很难。
我在书店挑了几个小时,最后挑中了一本唐诗三百首。
付钱时,老板笑眯眯地夸我有眼光:
「这个用来做小孩子的启蒙读物,一定能培养出个大文豪!」
书店的人很多。
明明他们都在书架前挑自己的书。
可我却觉得他们在嘲笑我。
我没应声,只是低头付钱,做贼心虚一样逃走了。
我开始为自己的鲁莽后悔。
回家时,儿子看到唐诗三百首后,哈哈大笑。
当即跑到卧室,跟周阳打电话:
「爸,你猜老巫婆今天把什么带回家了?」
「什么?」
「是唐诗三百首。哈哈,她这个年纪学小学生都懒得读的东西,笑死我了!」
「也别这么说,你妈妈也是想进步的。」
「刘阿姨你不懂,我妈笨得要死,最讨厌读书了。她要是有你一半才情,我爸也不会不要她!」
嘲笑完我,儿子走出卧室,居高临下: